【聚焦两会】我校统战成员热议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作者:党委统战部发布时间:2020-05-27浏览次数:215

全国政协十三届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分别于521日、522日在北京开幕,在这一特殊时期召开的全国两会,受到了我校统战成员热切关注,大家积极收听收看大会盛况,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纷纷发表了两会胜利召开的感悟

上海市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华理委员会主委黄发荣:2019年,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GDP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跨上1万美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决定性基础。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和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下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和总体战,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同时,统筹推进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效。

在这关键时刻,全国各族人民热切期盼的、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521日和22日在北京胜利开幕,大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奔小康信心,也给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工作方向。

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汪洋主席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的主要工作,包括认真学习贯彻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庆祝中国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活动、有效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和积极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具体从理论学习、协商、议政建言、增进社会福祉和促进社会发展、团结联谊、对外友好交往、履职实效、自身建设八方面进行了论述。对2020年工作作出部署,即从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履职尽职、大联合大团结、对外交往、政协理论研究、完善政协工作制度六方面展开。政协将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有序有效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深入做好凝聚共识工作、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指明了政协发展方向。当前,政协要固本强基,广泛团结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紧扣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履职尽责、凝心聚力,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9年和2020年以来工作,确定了2020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要求,从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六方面做了具体详实的工作部署。工作报告简短但有温度有力量,直面挑战、传递信心、临难不避、实干为要、民生导向,就业保民生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展示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党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是这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信心,为打赢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群众基础。

作为高校的基层组织的一员,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团结大家,围绕国家发展和重点工作,凝心聚力,努力做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委员、九三学社华理委员会主委刘海峰:2020年,面对复杂罕见的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冲击,全国两会择机成功召开。会议的召开,表明我国在全球率先取得疫情防控的决定性胜利。这次疫情是试金石,充分检验出了新中国建立70余年、改革开放40余年的伟大成就,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这次疫情更是磨刀石,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的不足和短板,通过我们的制度优势和上下同心努力,必将取得持续的改进和发展。

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科技工作者,特别关注到李克强总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依然有些旧的条条框框,束缚着科研人员的手脚,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解决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经费管理、人才评价、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让更多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既赢得社会尊重,又获得应有报酬。这些年我在从事一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践中,既感受到了顶层制度的突破和创新,更感受到了执行层的落实难到位。国家关注到了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从基层更主动的努力探索、勇于创新。

上海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委员、民建华理支部委员会主委刘百祥:今年的全国两会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但仍然在五月下旬胜利召开这充分说明我国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努力的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直面挑战,彰显出使命与担当,传递出信心和决心,是一份符合实际、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报告。报告中特别提到有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内容。公共卫生安全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都密切相关,重视公共卫生建设不应只在疫情发生后,构筑公共卫生安全屏障是最大的民生保障。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报告中提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作为政协委员,我将认真学习两会工作报告,积极参与民主党派建言献策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上海市人大代表、致公党市委委员、致公党华理委员会主委李建奎:我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深感受到过去一年我们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这些成绩多么的来之不易。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这些对我们教育工作者都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讲到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这些惠及民生的事情必将深的人民的拥护。

无党派人士、徐汇区知联会副会长、华理知联会副会长刘漫丹: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新冠疫情影响,延至初夏时节的两会在北京召开,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

521日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作了工作报告,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凝聚共识的重要性,这是重要的履职成果,也是整个两会的关键词522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部署了今年的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作为高校教师,特别关注国家在教育方面的策略和工作重点,报告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部分提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在“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部分提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体会到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以及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教育的决心,也希望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尽心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徐汇区民族联常务理事、华理民族联会长马海燕: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步伐,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使得国内疫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扼制,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最为明显的体现是国内各非重点地区的生产逐步恢复,学生复课,人民生活习惯趋于日常状态。同期,国际疫情以近失控的状态爆发,迄今为止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两厢对比之下,突显了党中央以民为本、高效有力带领全国人民抗疫的决心和能力。在目前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形势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党和国家结合当前国际疫情形势和国家发展目标,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提出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守好“六保”底线,扩大内需,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举措无一不针对国家当前发展的症结提出,体现出党中央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怕困难、有的放矢的务实作风,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疫情带来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迎难而上,中国的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