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学习小结

作者: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任玉杰发布时间:2007-12-06浏览次数:422

通过为期10天的第19期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的学习(2006年4月10日—19日),使自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谐社会与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受益匪浅。下面就对两会的焦点“和谐社会”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1、构建和谐社会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对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科学定位。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应当给各类人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组合起来,形成合力。“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所期待的“政通人和",也包含理想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2、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指标。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代表着我们的国民能不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以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程度和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搞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无论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讲,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从制度入手才是科学执政。构建和谐社会还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多年以来,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的协调,出现了不少矛盾。例如,有的地方只关注GDP的增长,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之间明显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社会上呈现了一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如贫富悬殊问题,失业下岗问题,社会和医疗保障等问题。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贫富阶层的冲突等很多不和谐的社会问题。

3、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生存在大自然,就必须融于大自然当中,人类要很好地生存,就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因为我们要从自然中不断索取,如果不按规律地加以保护,必然受到惩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程中,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治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4、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例如,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和谐是社会成员的美好追求。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解决多方面的矛盾。

全社会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道德,弘扬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和谐村庄和构建和谐单位等,使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氛围。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作为公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