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中共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春风,10月21日,致公党华理支部全体党员满怀喜悦之情,踏上了昆山锦溪组织生活之行。这次组织生活的学习主题是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
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秘书长、组织部部长蔡沫西和华东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长方振敏也在百忙中抽空参加了这次活动。蔡沫西部长是致公党华理支部的联系人,他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但仍能经常抽空关心华理支部的工作,对支部的工作计划,工作中碰到的困难都能给予切实可行的指导。在组织生活会上,蔡沫西部长传达了致公党市委近期的工作计划,并对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进行了动员,希望党员们通过学习教育,加深对政治交接的意义和内涵的认识。
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华理支部主委邵志清教授主持了本次组织生活,他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是一项民主党派自主开展、多层次推进的系统工程,既要靠学习教育来提高,又要靠实践锻炼来深化。根据市委部署,最近一个阶段,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是我们民主党派的工作重点,是新一届支部委员的工作中心。支委和广大党员们积极响应致公党中央的号召,结合自身特点,参加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
<P 会上,党员们热烈讨论了政治交接的由来和进行政治交接的重要性。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命题是1997年提出的,当时恰逢民主党派换届,老一代民主党派领导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能很好地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风风雨雨。新一代领导人没有这种背景和经历,能否很好地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的职能?能否做好党派的自身建设?因而政治交接的命题和任务被提了出来。
政治交接是参政党保持进步性的要求。政治交接是党派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交接的持续性与组织交接的阶段性是统一的。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保持与共产党团结一致,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贡献。民主党派在各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都跟上了历史和时代的潮流,逐步形成了民主党派的进步性,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一员。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党派更需要利用各种契机、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多种形式去宣传进步性的意义。要不断充实进步性的内容、发展进步性的内涵,以保持民主党派进步性的延续。政治交接也是一个政党不断延续其政治理念、政治生命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其政治优势、继承优良传统的必然需要。政治交接已经不局限于换届时民主党派新老领导人之间的交接,而是作为民主党派广大成员进一步学习多党合作历史、学习老一辈领导自觉接受中共领导、无私奉献精神的自我教育活动,成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主线。政治交接学习教育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广大成员接受中共领导的自觉性,共同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加坚定广大党派成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政治交接学习教育也是本党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政党在其生存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维持组织建设的稳定性,一方面需要保证政治路线和政治纲领的正确性。就其组织形式来说,新老交替、组织交接是阶段性的、周而复始不断发生的;就其政治思想来说则是细雨润物、水滴石穿、错落交织的,是持续性的永不间断的,既体现在新老交替时的政治交接,也存在于日常的思想工作、自身建设之中。通过学习教育,党员们一致认为政治交接是民主党派换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换届的重要保障。
在职党员们还把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和学校本职工作相联系,学校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新校区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教学工作平稳有序的开展。老师们都积极表态,要努力克服路途遥远,工作时间加长的困难,努力做好本科教学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的进步,民主党派与时俱进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新形势下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实践,是一次民主党派自觉、自主、自为的教育活动。今天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也将成为本支部广大成员的自觉行动,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提高责任意识、发展意识、稳定意识、参政意识、服务意识,为学校的发展,为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