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华理支部参观河姆渡遗址记

作者:吴海霞发布时间:2009-05-11浏览次数:269

 

四明山青山不老,姚江水绿水长流。
距今7000多年前,四明山下,姚江水畔,在我们今日称为余姚的河姆渡村附近,生活着这里最早的原始先民,他们在这里逐泽而居、渔猎而生。当时,这里也许是一派兽奔人逐的洪荒环境,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先民们学会了用骨耜耕田种植、烧制陶器盛物、开始了野生动物的人工饲养、发明了榫卯技术建筑自己的住所,先民从此便进入了人类的原始文明。也许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和知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先民们后来不得不放弃这块自己曾赖以生存的土地,再去寻找更为理想的家园。他们离开后,曾经的家园被自然界沧海桑田力量的改变,荒芜的村落被埋入了地下。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如同西安兵马俑被发现一样,一群为抗旱而掘井的人们,在打井时发现了先民生活的遗迹。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发掘,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因其在今余姚市河姆渡村附近,所以被命名为河姆渡遗址。
怀着对先民智慧的崇敬和对大自然造化的敬畏, 5月9日,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支部组织支部党员赴河姆渡遗址参观学习。
就象今年的夏天来得格外的早一样,致公党华理支部的党员们早早地从华东理工大学门口兴致勃勃乘车前往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刚一下车,迎面的热浪滚滚而来,但大家走到河姆渡遗址时,完全被河姆渡遗址的景象所吸引,很快就忘记了35℃高温带来的酷热。
据专业导游的介绍,始知河姆渡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属于7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和1977年进行过两次发掘,出土文物达7000多件。遗址含有4个文化层,上下交错相叠。其中第四层经过对有关文物的碳一14测定,距今约六七千年,是长江下游、东南沿海迄今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层。通过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也是我国七千年灿烂文化和古老文明的象征。
遗址中,有一排排木桩和板桩。这是一种干栏式建筑,这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即便现在这种结构依然为今人所用。许多木构件上有榫头和卯口,说明采用了榫卯结合的技术,这是我国现已发现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
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骨制的工具,如角釜器,镰形器,象牙匕。凿等,表明我国在7千年前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
出土文物中,还包括数量众多的植物遗存和动物遗骸,植物遗存有橡子、芡实、菱角、酸枣、稻米、葫芦、蕨菜等,动物遗骸有中华鳖头骨、牛头骨、梅花鹿、四不象鹿、水鹿等,可见当时已经有比较丰富的食物了。
出土文物中,还包括一些制作非常精美的骨针,打磨精致的圆形纺轮等文物,显示了先民们缝制衣物最迟起源于7000年前。
河姆渡先民还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逼真的陶塑,优美的刻划装饰与绚丽的绘画,创造了辉煌的原始艺术,他们以象牙、骨、玉、石、陶、木为载体,通过琢磨、刻划、捏塑、绘画等艺术手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构思奇巧、寓意深远的艺术作品。
遗址原状离地表4米左右,则表明在几千年历史变迁中发生了长期的水灾或海平面的快速上涨。在河姆渡遗址中还有一个木构水井遗址,属第二文化层的,至今已有5600年的历史, 是至今所知我国最古老的木制水井实例之一, 说明河姆渡先民已有保障水源的意识。河姆渡遗址证明,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曾经作出过杰出的贡献。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党员们都深感获益非浅,学到了大量的历史知识,了解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起源,我们以自己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中国人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