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作者:致公党华理委员会发布时间:2021-07-12浏览次数:221

7月9日下午,中国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和平楼第二会议室召开。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慧锋出席会议并讲话。致公党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组织部部长袁立群,我校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雪芹、副部长宋晓涛以及37名致公党党员代表出席会议。九三学社市委委员、九三学社华东理工大学主委刘海峰应邀出席。会前,校党委书记杜慧芳会见了邵志清。

王慧锋代表中共华东理工大学委员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致公党市委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新当选的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第三届委员会的委员们表示祝贺,对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对新一届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委员会领导班子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深化政治共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好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不断巩固深化“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成效,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加强自身建设,彰显作用发挥。希望新一届致公党委员会以党派换届为契机,深化政治交接,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党派制度建设、夯实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努力把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委员会建设成为一支政治坚定、履职有为、队伍过硬、作风优良的新时代高素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

三是加强履职成效,建新功创新绩。希望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自觉弘扬“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精神传统,围绕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献推动发展之计、多谋服务发展之策、多尽加快发展之力、多做支持发展之事。同时,立足本职岗位勤勉敬业、积极作为、争先创优,为学校“十四五”和“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展现新作为。

邵志清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向大会的顺利召开以及高票当选的第三届委员会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和帮助致公党工作的中共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党委统战部表示衷心感谢,对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邵志清表示,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在主委李建奎的带领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党员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建功立业、亮点频显。他对新一届委员会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传承优良传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致公党领导人的风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多党合作的最大政治共识。要进一步加深对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深化“四史”学习教育成果,把致公党党员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二是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向心力和干部队伍水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希望委员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把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新”“三好”要求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能力水平。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发展为根本,以班子建设为关键,以干部培养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组织活动为载体,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组织向心力。

三是聚焦创新发展,努力提升参政议政水平和履职尽责能力。希望新一届委员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建言资政,广泛汇集共识,以更加精准务实的态度履行好民主党派的职能。希望党员在本职工作中要孜孜求索,不断进步,奋发有为,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积极构建“海外人才回国服务”桥梁,讲好“中国故事”“上海故事”。利用师资教育的优势,积极参与西部地区的教育扶贫,为打造致公党社会服务品牌作出贡献。

刘海峰代表华东理工大学各民主党派向大会的召开致贺词。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朱忆天、阮彤、杨丙成、宋小瑜、张启迪、黄光团、韩一帆等7名同志当选为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经过致公党华东理工大学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选举,韩一帆当选为新一届主委,黄光团、杨丙成当选为新一届副主委。韩一帆代表新一届委员会作表态发言。会上还宣读了给离任的第二届委员会主委李建奎、副主委邓卫平的致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