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为深化校地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九三学社华东理工大学委员会主委郑致刚带队赴南通开展调研对接活动。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主委季红星,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李小刚,以及九通科创合作促进中心、南通开发区相关领导同志陪同调研。
溯源实业初心,筑牢合作根基
上午,调研团队首先前往张謇博物馆参观学习。馆内300余件实物展品与千幅历史图片系统展现了张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念——从创办大生纱厂开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河,到构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城市规划蓝图,其创新开拓精神令在场人员深受触动。郑致刚指出:“张謇先生‘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为当代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启示,这与华理九三服务科研、赋能产业的使命高度契合。”季红星表示,南通始终传承张謇精神,期待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聚焦产业一线,精准对接需求
下午的企业调研环节,团队先后走访了三圣石墨、中天股份及华东理工大学南通研究院,实地调研南通产业发展与成果转化现状:中天股份作为南通新能源与电子信息产业龙头,已构建缆、纤、棒一体化产业链,拥有4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其院士工作站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经验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参考范本;华东理工大学南通研究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推动18个科技项目签约落地,成为校地合作的成功范本。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调研团队与四家新材料、生物制造企业围绕技术瓶颈破解、成果转化中试等议题深入探讨,并明确了三大合作方向:一是打通成果转化通道,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南通研究院现有平台,推动更多化工、材料领域科研成果在南通落地;二是建立专家工作站机制,为华理教师提供技术转化与需求对接窗口;三是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定期开展产业需求调研与学术交流活动。
郑致刚强调:“华理九三学社委员会将充分发挥智力优势,让科研教师的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产业链。”季红星表示,南通将以政策保障与市场化运营双重驱动,推动校地合作从“点对点对接”迈向“体系化融合”,助力南通打造现代化工业名城。


